跳到主要內容區
北科大攜手猴硐礦工文史館、黃金博物館 舉辦《猴硐煤鄉漫遊》成果展

北科大攜手猴硐礦工文史館、黃金博物館 舉辦《猴硐煤鄉漫遊》成果展

北科大《猴硐煤鄉漫遊》成果影展來賓合影。
北科大《猴硐煤鄉漫遊》成果影展來賓合影。
北科大學生為老礦工掌鏡,拍攝《猴硐煤鄉漫遊》導覽影片。
北科大學生為老礦工掌鏡,拍攝《猴硐煤鄉漫遊》導覽影片。
北科大師生與猴硐礦工文史館團隊於猴硐上課合影。
北科大師生與猴硐礦工文史館團隊於猴硐上課合影。
北科大《末代礦工攝影計畫》環境肖像作品。由北科大學生彭柏翔、陳昭宇、洪舜凱拍攝猴硐礦工文史館志工毛振飛佇於館內,守衛他與退休礦工伙伴共同掘光而行、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礦業的這個地方。
北科大《末代礦工攝影計畫》環境肖像作品。由北科大學生彭柏翔、陳昭宇、洪舜凱拍攝猴硐礦工文史館志工毛振飛佇於館內,守衛他與退休礦工伙伴共同掘光而行、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礦業的這個地方。
北科大《末代礦工攝影計畫》環境肖像作品。由北科大學生姚怡如、蕭維信拍攝猴硐礦工文史館志工許進益,坐在當年礦坑旁的檢身室,回想當年望著礦工一個個身影消逝於坑口,日日冒險入坑討生活的畫面。
北科大《末代礦工攝影計畫》環境肖像作品。由北科大學生姚怡如、蕭維信拍攝猴硐礦工文史館志工許進益,坐在當年礦坑旁的檢身室,回想當年望著礦工一個個身影消逝於坑口,日日冒險入坑討生活的畫面。

轉載自工商時報2022.08.15

「有空去猴硐,別再只是擼貓了,去揭開前『護國神山』的神秘面紗吧!」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與猴硐礦工文史館、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合作舉辦《猴硐煤鄉漫遊》成果影展,14日於九份昇平戲院舉行首映座談,由北科大學子組成跨院系的拍攝團隊,以5支短片串起猴硐15處煤鄉地景,期盼作為日後地方導覽的學習教材,讓礦業與勞動文化能在世代攜手共創的努力下持續傳承。

煤礦事業曾扮演推動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角色,隨著全臺礦場陸續結束開採後,這項產業與勞動歷史漸為世人所淡忘。猴硐礦工文史館創辦人周朝南表示,近二年來與北科大通識中心的深度合作,「使得長期幾乎被外界遺忘的猴硐礦業歷史,透過影像傳播讓更多人看見,這對我們老礦工來說是很有意義的事情。《猴硐煤鄉漫遊》導覽影片也是本館適逢三週年慶,收到最感人的禮物,我們真的很感謝北科大師生的付出與努力。」

北科大副校長楊士萱表示,北科大前身臺北工專,曾是全臺首設礦冶工程科系的高等學府;而位於新北市瑞芳區的猴硐,曾是臺灣煤礦最大產區。2021年春天,北科大正式將通識課程移至猴硐,與當地礦工文史館合作,展開「猴硐礦業與勞動影像行動」USR 種子計畫三部曲,由這座島嶼已無煤炭產出後才誕生的年輕世代,掌鏡紀錄走過煤業時代的礦工前輩,在今日猴硐的礦區舊址上,賣力解說昔日在此工作與生活的身影,別具教育意義。

計畫主持人、北科大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鄭怡雯指出,連著三個學期推動的教學計畫,分別從礦區的物件、人物與地景為切入點,結合影像製作、礦業與勞動文史教育,已完成《第一部曲:挖掘物件的秘密》、《第二部曲:末代礦工攝影計畫》、《第三部曲:猴硐煤鄉漫遊》三大教案,本影展即為第三部曲課程「攝影創作與社會實踐」的成果發表。不畏疫情阻撓,來自六大學院的20位同學透過一學期的USR通識課程,與猴硐礦工文史館合力完成《猴硐煤鄉漫遊》系列影片,盼為這段以生命去拚搏、用肉身去乘載的勞動記憶留下軌跡。

北科大建築系學生邱晉韋說,這是他第一次用鏡頭拍攝「紀實」影片,「很高興能成為紀錄其中一員,參與著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,看到猴硐文史館的爺爺奶奶們謝謝我們的神情、聽著他們的回饋感言,那種感動是別堂課不曾有過的,我想這也是USR課程最特殊的地方。」

北科大工管系學生陳靖穎感受到礦工工作艱辛、礦眷擔心親人的心境,明白這些生命經歷是非常珍貴的;「整個過程非常充實,做著自己喜歡的事也很開心。」

來自香港的北科大土木系僑生湯坤泰,從旅遊書上對猴硐的認識只有貓村,沒想過背後有另一面的礦工故事,「能有機會與他們親身接觸,跟前輩們交流了很多寶貴的人生經驗,也令我領悟到『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』這句話的意義,希望未來可以參與到更多這類型的課程。」

首映會結束後,《猴硐煤鄉漫遊》在黃金博物館的支持下,將持續於昇平戲院進行常態放映至9月底。

黃金博物館昇平戲院8月電影檔期表:https://www.gep.ntpc.gov.tw/xmdoc/cont?xsmsid=0G364532882052407166
更多詳情,請見「猴硐,什麼情礦」粉專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tutminer
《猴硐煤鄉漫遊》預告片請見:https://youtu.be/hgQtqIWj5C8

https://ctee.com.tw/industrynews/cooperation/697790.html

瀏覽數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