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科大辦永續成果展 師生協助保存野柳海岸地景




轉載自由時報2023.11.08
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師生透過「萬里野柳海岸地景保育與漁村文化永續計畫」,鏈結材料及資源工程、土木工程、環境工程、文化事業發展等專業,使用砂岩強化技術,補強野柳海岸的蕈狀岩結構,且將對當地環境造成衝擊的浮石轉化為可利用資源,並活化漁村文化以吸引年輕人加入,協助保存珍貴自然地景,以永續思維提升當地的國際觀光價值,此成果今起在北科大「SDGs╳USR成果展─永續WeCan」中展出。
北科大副校長楊重光指出,因應全球永續發展、淨零轉型等趨勢,北科大教師2022年共有555篇永續研究成果刊於國際期刊,以「可負擔的潔淨能源」、「健康與福祉」、「產業創新與基礎建設」為主,同時在萬里、鶯歌、豐原、猴硐、石磊部落等各場域,北科大師生實地揮汗踏查,協助文化資產保存、守護產業工藝薪傳。
北科大主任秘書吳建文表示,北科大去年新設立「校務研究暨永續發展中心」,在節水、節能、減碳及零廢棄上訂定目標,善盡大學社會責任,在永續研究方面,經濟部能源局委託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,委請北科大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教授李魁鵬團隊進行專案研究,編製「服務業營業場所空氣簾節約能源技術手冊」,協助改善超商、銀行、餐廳等半開放空間常用的空氣簾之封閉效果。
此外,因太陽能發電為直流電壓,有間歇性供電的缺點,北科大電機工程系教授黃明熙團隊開發「併網電能轉換器」,將鋰電池之直流電併入交流電網,並引入交流電網電能對電池裝置充電,藉此搭配尖峰與離峰用電,降低電網尖峰供電壓力,在停電期間則可供應食物冷藏、長照儀器等關鍵設備用電,已透過產學合作量產,去年獲台灣精品獎並行銷全球。
另,北科大土木系教授陳偉堯以「石磊部落坡地生態工法知識教育計畫」帶領學生現地訪查,了解居民關心的問題,一同尋找解決方案,將專業的水土防災知識,結合部落既有祖傳的自然農法,協助制定落石防護的解決方案、建議適合的植被與水土保持措施,回饋給部落居民及社區青年,降低水土流失以維護生物多樣性,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友善農業。
https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ife/breakingnews/4483408